有了餅乾哥以後,常總會想當初父母怎樣的教導,當然沒有一定的對或錯,家庭背景不同,環境不同,造就出的我們想法也會不一樣.
其實我的心願不大就只是把小孩教育好,看著小孩健康長大,未來跟隊友兩人手牽手一同環遊世界
當然未來餅乾哥長大還想跟我們一起做很多的小事,甚至結婚後也還想跟我們一起也不錯XDDD 講遠了~~
在某篇文章看到,說到自律,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會先聯想到自我控制、意志力、自我覺察,或是負責任……等等。但所謂的自律,不只是循規蹈矩或是照章行事,而使能夠延緩一時的滿足,做出更好的選擇。
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最主要的關鍵還是身為父母的我們必須去引導的,對孩子發脾氣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
除了以身作則外,作為父母的我們需要根據孩子的心理和性格等情況,循序漸進地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孩子的性格、習慣尚未形成時,做一些必要的干預,提高孩子的自律性,其實對我而言我覺得是有必要的,因為這些行為、想法會伴隨且影響孩子的一生。
這在我的原生家庭到我結婚有了自己的家庭所擁有的感受。另一方面,家中長輩的言行及行為也會間接的影響。
有人說過好的學習過程不單單僅有學習課本上的知識,而是來自於自主性,發自內心的愛上學習,讓孩子感受到在學習的過程中,是開心快樂且有成就感的,這樣學習效果才會好
另外父母和老師的鼓勵也很重要,讓孩子愛上學習的這段路上,絕對不用過去填鴉式的死記硬背的方式那只會讓孩子感到壓力而造成反效果。不能讓孩子盲目服從。建立規則的初衷並不是對孩子進行限制,而是在約定好的規則範圍內,孩子有完全的自由。
相對的我們的言行舉止也是孩子的典範,除了約束自己也要身心並行,這在我自己父母親的身上能瞭解,自己的習慣有那些,錯的勇於改過;對的就維持。
畢竟我們都是孩子眼中的榜樣,還有不偏坦任何一方也是重要的環節,孩子間總會爭吵,如何耐心聽耐心解決總是父母間的難題。
為什麼會有這篇文,之後再來詳述。